一轉眼我已入到佛教如來宗追隨 妙禪師父禪行數年,起初單單是照著 師父慈悲開示:每天禪定、參加法會、聽懂佛理、向身邊的親友分享,便感受到自己的心比較安定,不像入門前很容易緊張、沒安全感。隨著 師父弘法的軌道更高, 師父進一步開示要弟子內省覺知,破除習氣障礙。透過老師的分享,讓我明白內省覺知就是要時時觀照自心,看見自己的起心動念,而禪行突破就在這點滴之中。開始練習之後我才發現真不容易,原來我們所有的感官都是向外的,看見、聽見、感受都是來自外來的刺激,自然而然就會把焦點都放在身邊的人事物上。這週我在休假過程中因為系統問題而無法收到公司郵件,突然好沒安全感,擔心工作上有事情被耽誤了,透過內省覺知才發現,原來自己的心很不安定,習慣透過高度投入工作來證明自己的價值,讓自己無法暫停下來,就連休假都是緊繃的狀態,於是決定真正關機幾天,好好休息放鬆。原來禪行就是生活、生活就是禪行,面對每一件事都是開悟的契機,成佛的資糧。
明師每次印心.每個當下都是要讓弟子明心見性
妙禪師父於2006年12月23日在新北投精舍舉行的如來正法班慈悲開示,所有的佛理,都是因為弟子、眾生需要,依佛理讓弟子升起大信,依佛理讓弟子接受扭轉習氣,依佛理跟成就的 上師達到同心同體,一心一體,同一尊「如來體」,同一尊「如來心」。但最後還是要把佛理拋掉,與 明師直接印心; 明師每一次的印心,每一個當下,都是隨時要讓弟子明心見性。
師父慈悲開示,「三聖教」跟宗教沒有關係,跟沒有宗教也沒有關係,只要是真正明心見性、成就佛道的 上師, 師父有絕對信心,觀點絕對一樣,都是對弟子的聖教。為什麼稱為「聖教」?「聖教」就是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法」,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法就是「無上正等正覺大法」,也就是可以讓弟子明心見性的大法,當然也是大圓滿法。如果沒有成就的 明師,絕對沒有無上正等正覺大法;如果沒有成就的 明師,也絕對沒有大圓滿法;大圓滿法就是一定要能夠讓弟子明心見性,成就佛道,才能夠稱為大圓滿法。所以大圓滿法不是名詞,不是文字,不是學問,不是圖騰,不是講得很好聽,或是寫得文意、文章非常通暢,非常深奧,然後就訂為大圓滿法,或無上正等正覺大法;所有的 大成就明師,不管有說、沒有說,有文字、沒有文字,所傳的一定是明心見性的頓悟法門,一定是明心見性的無上正等正覺大法,一定是明心見性的大圓滿法!
師父慈悲教導弟子,三聖教裡面最重要的見證,第一個當然是一位 大成就明師所傳的法門裡面,一定要有如來佛。只要有如來佛,不管男的、女的、老的、幼的,傳的就絕對是「佛心印心」法門,因為弟子只要面對 大成就明師,印過心以後,按理說,在任何地方都不斷的在跟 明師印心。印心之所以沒有見性,是習氣,因為習氣,所以業力會因時間、時空的關係,不像與 明師面對面消除得那麼快、那麼多。如果不是因為習氣,再遙遠的地方,只要透過第一次印心,在佛理上,在理論上,面對面印心跟在遙遠的地方佛心印心、渡化業力,完全效果一樣。但是什麼障礙了?習氣障礙!
師父慈悲開示, 世尊非常偉大,在菩提樹下明心見性,見證眾生都俱足真如佛性,不見性是因為習氣,不是因為業力。而 師父帶弟子,從頭到尾一直在開示,私底下也跟開大悟的同修開示, 師父在帶「人」,不是在帶靈性;就是 師父在教人,靈性不用教,業力不是問題,一直到弟子見性那個當下之前都在教「人」。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法誰需要?「人」需要,靈性不需要。大圓滿法誰需要?「人」需要,眾生需要,靈性不需要。所有的佛理,都是因為弟子需要,因為眾生需要。為什麼需要佛理?就是依佛理讓弟子升起大信,依佛理讓弟子接受扭轉習氣,依佛理跟成就的 上師、成就的 師父達到同心同體,一心一體,同一尊如來體,同一尊如來心。如果弟子不需要,眾生不需要,何來佛理?本來就沒有佛理。大家都要很清楚,佛理實無佛理,無上正等正覺大法實無無上正等正覺大法,大圓滿法實無大圓滿法,所有一切都因為眾生或弟子的需要,否則的話直接印心就夠。所以 師父一路帶,帶到最後還是要把佛理拋掉,帶到最後只有直接印心,而過程中是不斷在印心的,不斷從印心中把靈性一直往上帶,每一次的印心,每一個當下,都是隨時要讓弟子明心見性。
取材自禪行週報第198期: https://www.rulai.org/weekly/198
留言列表